油价的大幅下跌大大刺激了原油消费国的储油需求,包括美国、印度等在内的多国均计划或有意大量购买原油以增加战略石油储备。
储油需求的激增也使得油船运价大幅上涨。船舶经纪机构Poten&Partners报告显示,沙特阿拉伯国家航运公司巴赫里(Bahri)已在市场上抢租了25艘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VLCC运价飙涨超过600%,一度突破了40万美元/天。
从需求端来看,新冠病毒疫情的全球蔓延冲击了实体经济增长,石油需求受挫。
虽然目前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经受住了人员返程和复工的冲击,“战疫”已经基本处于收尾阶段,但是放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正持续扩散。更多国家和地区将采取更高级别的紧急应变措施,以暂停经济活动的高昂成本来阻止疫情的蔓延。这种情况下,全球面临实体经济停摆、产业链断裂的风险,而居民消费信心与意愿也大幅受挫。
国际能源署(IEA)亦在近期下调石油需求预期,为2009年以来的首次。倘若各国政府无法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那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需采取更严厉的管控措施。不断升级的交通管控将导致航空煤油、汽油和柴油的需求继续减少,包括石化原料在内的工业燃料将受到更大的冲击。如是,石油需求还将面临进一步走弱的风险,油价提振难现。
石油的生产供给同样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目前,OPEC、美国和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石油生产组织和国家。OPEC作为世界上石油储量和产量最集中的地区,其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同时石油生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0%。在美国页岩油生产增速放缓和OPEC+联合减产的格局中,石油供需维持着微弱的平衡。但是,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和中东局势,OPEC+联合减产计划以及美国页岩油等因素均会对石油供给造成冲击,全球石油供需平衡将被打破,石油的供给端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由于目前沙特的石油生产价格最低,沙特是否会坚持用这种极端价格战的方式去逼迫俄罗斯重新回到谈判桌前?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依然存在。如果双方接下来能达成减产协议,则这场危机可能会找到一个解决方案。但目前,一切仍是未知数。